70年代,广播是全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,尤其是短波。

SONY在1973年推出灵敏度较高的ICF-5800。  其推出引起热潮,销量超过100万台!  

 一个日本网站介绍写道,直到撰写介绍时(网页是十几年前风格)仍在日本的建筑工地,饭店等很多地方经常见到这个型号,仍在被可靠的使用着。

 

索尼的总裁首席执行官说,这是他最喜欢的收音机,他上中学时花光所有储蓄的零花钱买了一台。

 

此机售价20800日元,等于当时的77美元,190人民币。这些钱约等于当时一个美国人6天收入,等于一个中国工人6个月的收入。等于一个中国农民3年收入。同时在国内,即使花同样多的钱,也只能买垄断低效的国营工厂的简单落后产品。

当时一台最简易不过的上海312(中短波7管机),就要180元。 这笔钱基本可以买个ICF-5800。 所以很容易理解后来开放,大家都拼命从国外背电器回来。工厂更是引进外国先进生产线。  短短几年,上海国营无线电厂几年内纷纷破产,连续破产到渣都没升。 电子产业从深圳从零大量引进开始快速发展。

 

 

5800使用了当时还很新鲜的IC,和FET。作为卖点标示于面板上。 里面还大量使用陶瓷滤波器,只有一两个中周,几乎做到了免调试。  

不过当时的IC还都很简单,很可笑,里面只集成了几个三极管,用不用IC实际没多少差别。

 

 

 

这是5800L说明书,少一个短波波段,多一个长波波段。 另一个版本短波覆盖到28MHz。在6dB信噪比时,FM灵敏度是0.79uV。 短波1.58uV。中波25uV/m(磁性天线灵敏度单位)约等于2.5uV。

 全机有14个晶体管,9个二极管, 4节电池, 音频输出功率2.2W。 重2KG。 接近四方形外观。

 

 

其实比起电路来说,更大成本,更精心制作的是塑料模具,十分复杂精巧。  

而且用料很好,加工精度高,这么多年过去,都很少见到老化损坏。

 

 

这么多零件都走得很好,很考验细心程度。

 

不要相信网文说什么日本等外国都是劣质品起家,后来才提高质量,所以中国也会一样……。 其实日本60年代刚刚开始出口,就作好了质量。零件的一致性,可靠性,都超过了欧美商品。只是科技含量不如欧美。 是当年的风格一致延续到现在,所以化为等手机还要使用日本元件,图的就是可靠。

 60年代电器大获成功后,接着卖车,日本车重量轻,马力小,一开始被欧美笑话。可石油危机一来,这都成了优点,然后开上了日本车后,大家又发现日本车故障率最低。   

  日本这样资本国家都是一开始就把质量做上去。 而苏式计划经济国家从头到尾都没把民用产品作好过。由几个老头控制全部经济,只能追求一些统一的简单经济指标,低水平重复建设,只是早期增速很快,到了高级阶段就停滞。 虽然有些大型样板工程做很好,但实际代价更高,没效益,没有真正竞争力。最后积重难返。

   过去30年数码技术快速发展,来不及精雕细琢,所以日本工匠风格跟不上形式。但现在摩尔定律已近到头。 以后电子数码商品拼的还是精雕细琢。现在热点的电瓶车也好,汽车也好,市场成熟后一样需要精致。一旦遇到市场波动,比如贸易壁垒,资源枯竭,消费升级,重视环保。最先淘汰的是质量次寿命短的廉价品。 典型的是摩托车,最后技术发展到了缓慢阶段,需要精雕细琢。虽然国产一开始可以靠廉价品快速的抢占市场,之后就败给了更精致的日本摩托,印度摩托。  

 

 

现在调谐时没有误差,快慢档手感很好。

其频率显示,是通过卷绕一条刻度薄膜。让显示窗口很简洁。  这算是试水的功能,当前刻度还比较粗。

稍后日本推出松下2200这类机代频率校正功能,可以实现短波10KHz的机械读取精度,媲美数字显示。 这对机械调谐来说,加工精度十分高。

 

独特的一键弹出的天线,像是宝剑出鞘一样。

 

 

毕竟注重短波接收,所以天线很长,好像还是硬质不锈钢材料,很结实,见过几台机,都没有损坏和歪曲不顺滑。